11日灾区航拍图
2018年10月11日,在川藏交界处西藏昌都境内的金沙江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断流,形成堰塞湖。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应急保障中心无人机分队紧急奔赴受灾现场开展应急地理信息保障工作。
无人机中队在灾区执行飞行任务
针对西藏高原复杂地形环境与恶劣气候条件,无人机分队携4架无人机、2套地面工作站等专业测绘装备,紧急赶赴滑坡现场开展应急地理信息保障工作。
无人机放飞
经过27小时车程,无人机分队于12日下午抵达山体滑坡现场。
架设信号增强器
因滑坡阻碍道路,无人机只有在距离山体滑坡灾害点约5公里的生公村起飞,为了更好的控制无人机,无人机分队架设了功率更大的信号增强器。
金沙江断流情况 余秋林 摄
无人机分队队长赵桢表示,为了适应高原作业,测绘采用的飞行器都是分队自己组装的。
金沙江通流后画面 摄哥 摄
所有飞行器都换装了可在高原飞行的发动机,可以在6500米以上、高海拔、高寒、雨雾天气、复杂地形等恶劣环境下正常航摄作用,高原不再是限制无人机作业的障碍。
数据获取现场
而且本次分队携带的无人机具备长航时自主飞行的特性。通过航点规划,一次性可采集数十平方公里的高精度影像。将空中获取的图片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后,可得到滑坡区域的面积、构造、坐标等信息,为下一步的抢险救灾工作提供科学技术上的支持和指导。
金沙江通流后画面 摄哥 摄
在近几年的地质灾害中,无人机的应用次数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无人机逐渐成为地质灾害发生后最直观的勘测设备,在救援中作业中变得更加重要。
信息来源: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应急保障中心
摄影:余秋林 摄哥
编辑:余永波
凡『航拍四川』发布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四川最流弊航拍公众号